从去年开始,整个互联网圈几乎都参与到社区团购的大战中,疯狂烧钱、抢夺流量、攻城略地。随着社区团购之战进入僵持阶段,各家又不约而同地将目光对准了另外一条新赛道——在线旅游。
紧盯在旅游服务的不止飞猪、美团、携程、腾讯等老一派玩家,抖音、滴滴、拼多多、小红书也在跃跃欲试,在线旅游成了互联网圈竞相押注的又一热门赛道。
作为旅游业的头部平台,同程艺龙和携程等,最先盯上抖音这块流量肥肉,双方在前期选择了合作,抖音为同程艺龙、携程等平台服务方,在抖音商家主页中打造了专属的外链。当然,导流服务,对于野心庞大的字节跳动和抖音而言,显然并不是一个最优的选项,毕竟抖音并不能将流量利益最大化。
变化正在发生。据Tech星球独家获悉,抖音近期内测了名为“山竹旅行”的业务,产品以抖音内独立的小程序形式呈现,“山竹旅行”平台包含门票预订、酒店预订等功能,支持从视频种草到交易都在抖音App内闭环完成;滴滴也在不久前测试了一个名为“小桔旅行社”的网站,包含国内旅游、国外旅游等业务,但还不支持购买,应该为一个简单的旅游网站模板。
两大平台,坐拥6亿日活的抖音和4亿月活的滴滴纷纷涌入,势必将会打破沉寂已久的OTA(在线旅游)市场。
经过半年业务搭建,抖音OTA平台浮出水面
抖音在流量变现过程中,已经开始尝试多种可能性,除了正在做的到店团购等本地生活服务外,OTA业务俨然成了抖音的又一个可能。
据抖音官方数据显示,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,抖音旅行打卡视频数达到7亿,播放量超过万亿次。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一年的时间里,旅游行业的各个环节都能被真实记录,有关餐饮、景区的打卡视频最多,占比超66%。
抖音的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文旅行业线上化过程中,抖音进一步打通短视频、直播等渠道,不仅仅让线下景区、旅行社等实际产业获得了更多流量和关注,也将它们带到了新的竞技场,推动新的蜕变。”
蜕变的不仅仅是线下,也让抖音看到了入局旅游业务的机遇。
去年7月,抖音开始尝试旅游业务的初期布局,先是在抖音商家的个人主页中,添加“门票预订”、“酒店预订”功能,完成入口的设置。随后,抖音又增加旅游榜单以及发布旅游报告等,完成在OTA领域的内容布局,而以上这些业务一直是携程的核心业务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此时的抖音作为平台方,提供的还是流量入口,交易并不能做到真正在抖音内完成,并不能深入到OTA的核心业务,也就是说,真正受益的还是抖音内以携程、艺龙为首的玩家。所以,抖音需要拥有自身的旅游品牌,以及一个统一的聚合平台,完成向旅游服务提供商的转变。
这成为了抖音要做OTA的重要因素。去年12月,抖音成立微字节(北京)旅行社有限公司,这是抖音做旅游的第一步,经过半年的业务搭建,近日,抖音的OTA品牌“山竹旅行”开启了内测。
Tech星球发现,“山竹旅行”以小程序的形式内嵌在抖音App内,其简介为“城市旅游吃住玩优质信息大全”,开发者为抖音主体公司——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。目前,该服务的试点城市为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郑州等地,抖音选择这4座城市,看中的是他们的消费力和庞大的用户数,或为抖音在OTA后期的调试中提供数据参考。
山竹旅行从整体上看,是一个聚合类的旅游平台。山竹旅行提供了旅行种草、商品购买等服务。另有游玩、吃喝和住宿等榜单,为用户在旅游购物的筛选提供参考。
值得注意的是,山竹旅行内提供商品的供应商主要为抖音小店的商户,而携程在其中的分量正在减少,这也意味着前期依靠携程等第三方平台搭建的旅游体系发生了改变,抖音正加大自家旅游商家的扶持力度。
抖音对在线旅游业务的布局和打法,跟其在电商领域的打法如出一辙,先是通过跟淘宝等电商平台进行流量合作,逐步培养心智和业务基础,等时机成熟之后,推出抖音小店,招募团队成立独立的电商事业部,搭建抖音自己的电商体系。
山竹旅行的商品集合在“商品”栏内,商品主要以“吃住玩”这3大类为主。用户购买商品后,订单可在个人中心内的“我的订单”处查看。由于前期处于获客阶段,所以折扣力度相较于其他平台也会更大。
山竹旅行的推出,确定了抖音将用户的旅游消费渐渐圈定在内部的打法,实现了筛选、交易、种草都在抖音内部完成的闭环。
未来,不排除抖音还会向线下进发,开设线下门店的可能,线上线下(37.090, -0.70, -1.85%)全渠道打通之后,此前的旅游市场势必会被流量霸主抖音蚕食,市场格局甚至都有可能重组。
(来源:Tech星球)